发布时间:2024-11-07
私域并不是一夜产生的新事物,十年前诞生的微信和从它身上演化出的基于公众号的内容订阅机制,就重新定义了个人与群体、一对多的链接方式,它不仅成就了今日的自媒体生态,更发育成一个笼罩超过10亿用户,让品牌和粉丝可以自行连接、深度运营的平台,最终为“私域”进化为“私域经济”打下了深厚的基础。整理了关于私域运营30条干货分享给大家。
一、运营篇
(1) 单纯卖货的时代已经过去,流量的红利已经结束了,互联网的下半场是私域运营,是内容为王,是精耕细作。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做私域,做好私域,是2022年我们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。
(2) 为什么要生产1个产品卖给1000个人?不能把1000个产品卖给1个人?(私域本质,是运营老客户)过去的思维是:我就生产一个产品,我要把货卖给全世界;现在的方式是:我只做这一小群人的生意,我要把全世界的货卖给同一群人。
(3)私域运营过程中,要想尽一切办法激活导购。让导购参与到私域运营的核心,是导购利益激励,让导购从“打工人”变身为“合伙人”。
(4)未来的私域一定是全场景互动——通过建立线上、线下创新互动,大大缩短用户运营路径,提升运营转化。
(5)基础微信私域配套:服务号+小程序+企业微信,其他辅助:订阅号+视频号+直播+社群,但不同销售模式,私域运营触点选择上会有差异性,要注意排序,精准定位。
(6)私域用户不是加个好友,每天群发消息,发朋友圈广告消耗用户。私域流量更注重用户运营,是对用户精细化、个性化关系的管理。
(7)本质上社群运营和私域运营都是在做人的运营,公司可以给予无微不至的支持,但最终还需要提升本身的运营能力,让他们掌握社群运营的道。根据地域、人群等差异,自主做好运营工作,这才是长远发展的动力。从内容赋能到技术赋能、能力提升,最终达到社群运营意识的建立和个体方法论的形成,这才是核心的价值链。
(8)基于客户画像,实现全方位的洞察用户,并根据客户的特点和需求,给予客户更具个性化的定制推送,带动各产品销售。
(9)私域流量载体的最佳实践,就是企业微信+CRM。我们原来用微信做私域管理,现在企业微信已经支持500人群了,并且可监控、可管理,为企业所优化的批量控制工具,的确能极大提高效率。
(10)在做私域的时候,一定要建立私域的多触点、多留存。今天做私域如果只是放在企业微信、公众号,都是非常单一的。私域的整个3.0时代是从流量思维到触点思维。腾讯有很多产品,视频号现在非常迅猛,而且和腾讯其它产品唯一不一样的,是突破了一级限制,可以裂变。所以商家一定要用好这些腾讯系的产品来更好地做营销。
(11)私域赚钱的核心指标:指标一:获客成本;指标二:转化率;指标三:客单价;指标四:单粉产值;指标五:投产ROI;指标六:复购率;指标七:回本周期;指标八:用户终身价值(LTV)
(12)从“无”到“有”的私域流量池建设,共同的特征是依赖外部数据,需要几个步骤动作、运营实现:1、通过营销工具,在整合数据的基础上,做以激活为目的的触达的推送,将匿名数据变成实名数据;2、回流到数据运营的平台,在方便的场景进行互动和触达。
(13)私域就是以人为本,私域思维是裂变思维、卖机会的思维、信任的思维和社群的思维等。质量优秀的产品和服务,是好口碑的根源。要在微信,及时跟代理和消费者,进行良好的沟通,及时收集大家的反馈,沟通是产生信任,获得口碑最重要的方式。
(14)私域客户的转化率远高于冷冰冰的产品。淘宝直播出来的薇娅李佳琦,为何在最近1~2年成为超级大主播?核心原因就是通过个人IP,使得获客成本大幅降低,用户黏性大幅提升。直播间在某种程度上,相当于一个私域流量池。
(15)为什么要先发货后收钱?不能100%先收钱后再发货?(私域现金流第一)这是做私域的好处,电商等行业完全做不到这一点。做私域,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。让每一个私域粉丝,愿意为这份信任买单,就是你做私域的追求目标。
二、内容篇
(16)碎片化和沉浸感将会处于长期的矛盾关系。互联网发展至今,技术工具、传播舆论与用户需求之间畸形的内卷,造就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一方面,我们的精力和时间被碎片化到分钟级别;另一方面,我们却在追求“沉浸感”,VR、AR甚至元宇宙都以“沉浸感”为卖点来代表未来。这样的矛盾关系将会长期持续,对内容营销提出了极大的挑战。
(17)起心动念,决定了内容创业是否能长久的因素之一。怀揣做长期品牌之心去做内容,才有可能成为内容黑马。
(18)从变现的角度,重要的不是10万人喜欢你,而是让1000人爱上你。
(19)内容产品也是gmv的逻辑,gmv=流量X客单X转化率。
(20)做内容首先要利他意识,因为这是回到需求本身。利他之心为道,而大道至简,盈利是水到渠成之事。
(21)做内容是连接用户、筛选用户,不是主动去找用户,更多的是让用户主动找你。这取决于以下四点:1、知道自己的用户是谁。2、他们需要什么?他们有什么问题?3、提供与之匹配的内容。4、他们在哪?在哪个线上平台?
(22)干货文章应该就是一篇演讲即能用的演讲稿,并且具备以下四大要素:1、逻辑清晰,非一般性结构化逻辑,而是递进式逻辑;2、具备煽动性,行文风格具有感染力;3、有举例,用商业案例或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故事去阐释;4、提出新观点,这个观点必须具备差异化;5、文字精炼,能减则减,力求精炼。
(23)做内容对你帮助最大的三个工具:粉丝归属感+实用+时时刻刻想你。
(24)内容营销有四层境界,内容金字塔第四层是卖产品功效,第三层是卖场景体验,第二层是卖未来期许,第一层是卖人群专属。不断远离同质化,不断往上走,让品牌产品更有辨识度。
(25)内容营销的核心在于利他,先解决用户的问题,再植入自家产品的信息,这样用户才能接受。(26)平台内容沉淀是让用户自己说服自己,直至成交。许多用户看到一个新的产品,或许不会直接购买,而是收藏起来。等到家里的产品需要更换的了,再翻出来看看。所以需要明白用户的心路历程与行为轨迹。
(27)不要因为一篇内容流量差而灰心,也不要因为一个产品投放结果不好而丧气,做一个长期主义者。虽然要计较眼前的得失,但也要明白凡事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过去的积累,会成为未来竞争的壁垒。
(28)内容护城河的6个唯一性:产品词的唯一性、产品设计与包装的唯一性、产品卖点的唯一性、特定场景的唯一性。
(29)很多营销的目标喜欢定在“洗脑”之上,可以但不科学。用户被“洗脑”是结果,也是过程,最终还是要落到行为的转化层面。而把“洗脑”定为目标的问题在于,只看到了别人的结果,以及偷懒,想通过“以小博大”的心态完成目标。好的内容会吸引人,但很难说服,其建立在与用户的平等关系上。在产品层面而言,也就是找到喜欢你的人,而不要去教育不喜欢你的人。
(30)内容营销最大的变化,是用户即渠道。前一个阶段的渠道所带来的营销效果大幅下降,不是因为渠道变化,是因为用户变化。用户可以自主选择甚至创造内容的同时,本身就是内容营销的最佳渠道。一个大V带来的影响可能远超一个广告渠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