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12-30
其中企微最突出的优势还是企业品牌背书,但在后期还是需要靠产品、服务和内容来跟用户建立良性互动关系,相比之下缺少
了个人号所能营造的生活、工作的真实场景感。
企微会限制每日朋友圈条数,至于为什么?
企微团队为了避免过度打扰用户:企微的定位是服务属性,如果可以无数次触达用户,那肯定会造成对用户的打扰
朋友圈历史记录是我们私域流量运营最强的利器。
企微的朋友圈人设比较难沉淀,那么发广告就成了必然之选。试问这种朋友圈历史记录就算开放了,你也不会愿意看吧。
针对不同标签用户推送不同朋友圈,也是非常强有力的精细化运营利器,实现不同人群的不同运营诉求。
企微并不能查看外部好友的朋友圈,就无法通过朋友圈资料来了解用户,也无法主动跟用户产生朋友圈的弱关联,极大的限制了跟用户的互动能力;
总的来说,人设打造是私域打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,决定了目标用户和选品的效果。而由于企微的朋友圈限制、强品牌标示,导致企微的使用场景会跟个微私域差异巨大:
企微的适用行业范围直接被推到了供应链成熟、服务和产品都高度标准化、受众基数大且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大品牌。新零售是企微的主力军,出逃淘系的品牌也是刚需。
扫码添加了企微后,你不会觉得你认识了一个xx行业的朋友(大咖、专家、老师),而是认识了xxx品牌的一个高级员工(客服、店长、顾问)。所以,通过塑造人设来降维打击用户的能力在企微里被极大的限制,导致企微必须回归品牌调性、回归服务、回归零售。
这块企微和个人号也是有极大的不同的,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个表格:
企微加粉,请放弃主动添加好友:
①企微和个人号都支持加粉到个人号和群,差异不大。企微主动添加外部用户时,会以一条企微客服消息通知的形式告知用户,而不是在通讯录中显示小红点,添加通过率极低。
②去重功能不错,企微提供粉丝查询的接口,可以通过技术开发来实现粉丝去重,尤其是在矩阵号场景避免同一个用户添加了多个企微账号;同时支持把重复用户移除群聊。
活码功能,可以非常有效提高我们的运营效率:
①优势:活码功能强大:普通群二维码7天过期后就无法添加,而企微活码可以避免这个问题。
②不足1:企微提供的群活码是群裂变中最常用的裂变功能,目前企微自带活码但支持5个群,5个群满人之后可以用新的群来替换这5个名额,不断的向前滚动,相比无限群裂变活码,还是效率低了一些。
③不足2:所有群裂变中,最重要的不是活码,而是群机器人。但是由于企微限制自动回复和群发能力,导致群裂变场景中需要额外的人工介入,运维成本教高。(企微群的自动回复需要群成员@管理员,但是借助第三方工具可以实现群关键词自动回复)
但是企微加粉也同样会存在限制,如果忽略也容易导致无法添加用户而白白损失了用户,这部分我们也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图:
企微私域注定与个微私域分道扬镳:企微跟个人号一样会限制主动添加、被动添加、拉群的频率,具体的限制规则跟账号的权重有关。另外个人号里面很重要的养号,对于企微也是一样的,大家可以在这3个方面留意下:
①企业主体和个人实名都要认证②多使用企微的考勤和审批功能,每天在公司员工群聊天③养号周期:新的企微需要养1周以上。
自动招呼语是与引流衔接最紧密的一个环节,根据引流场景来分别设置对应的场景化招呼语是运营的一大刚需。
另外,关键词回复是用户权益交付、用户打备注/标签以便分层运营的关键手段。因此,能够自带关键词回复也是提升运营效率的刚需能力,但目前个人号的关键词回复只能通过第三方工具来实现。